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高标准基本农田,以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是指中国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
高标准农田与永久基本农田的区别?
基本农田是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是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而必须确保的耕地的最低需求量,老百姓称之为“吃饭田”。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什么意思
高标准农田建设指的是将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作为目标,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将田地建设成能够和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主要包括整治后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定义
1、高标准农田建设指的是将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作为目标,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一定时间内,将田地建设成能够和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主要包括整治后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
2、高标准基本农田特点: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
3、截止2018年12月,我国一共有300多个县区基本都实现了机械化,农机专业户超过了500万,因此后续会考虑将“宜机化”作为高标准农田的一个建设指标。
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
1、粮食主产区
(1)一共规划建设28000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占据全国高标准基本农田总面积的70%,同时对911处重点中型灌区进行节水配套改造,占据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总数的57.8%。
(2)东北区:一共规划建设9285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占据全国高标准基本农田总面积的24.46%,同时对164处重点中型灌区进行节水配套改造,占据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总数的10.4%。
(3)黄淮海区:一共规划建设11960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占据全国高标准基本农田总面积的29.9%,同时对386处重点中型灌区进行节水配套改造,占据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总数的24.5%。
(4)长江中下游区:一共规划建设6655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占据全国高标准基本农田总面积的16.64%,同时对361处重点中型灌区进行节水配套改造,占据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总数的22.9%。
2、非粮食主产区
一共规划建设12000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占据全国高标准基本农田总面积的30%,同时对664处重点中型灌区进行节水配套改造,占据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总数的42.2%。
高标准基本农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