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500年前的鸡蛋,以及500年前的鸡蛋出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小学四年级语文《哥伦布竖鸡蛋》教案及反思
- 2、墓葬里挖出了春秋时期的鸡蛋,鸡蛋为什么可以留存这么久?
- 3、考古专家为什么最害怕在古墓中发现鸡蛋,鸡蛋有神马可怕的?
- 4、为何考古专家都不敢碰古墓里的鸡蛋?原因是什么?
- 5、人类大约什么时候开始吃鸡蛋的?
小学四年级语文《哥伦布竖鸡蛋》教案及反思
《哥伦布竖鸡蛋》写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回到西班牙后,受到达官贵人的藐视,他以生活中一个极平常又简单的事例,巧妙地予以回击的事。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 四年级语文 《哥伦布竖鸡蛋》优质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哥伦布竖鸡蛋》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哥伦布竖鸡蛋》的 故事 ,懂得要想创造令人瞩目的伟业必须具备什么事情都要亲自去实践、去发现的精神和自信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4个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哥伦布离席而去时所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一个熟鸡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煮熟的鸡蛋,你能把它竖立在桌子上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2.A情况(大家没有成功):鸡蛋是椭圆形的,大家无法竖着立住。但是,500多年前哥伦布却办到了。你一定想知道他是怎样做到的吧?那么,马上走进快乐读书屋去看个究竟吧!(板书课题)
B情况(个别学生成功了):你很聪明,想到了这个办法。那么500多年前,哥伦布是用什么办法让鸡蛋竖在桌子上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哥伦布竖鸡蛋” 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同学们,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哥伦布为什么要竖鸡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真好!相信大家走进快乐读书屋,这些问题定会迎刃而解!
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
1.用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读文中,把自己不熟悉的字,不理解的词作上标记,多读几遍,可以查工具书解决。
2.同桌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识字情况,争取读得更好。
3.小组内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并且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感兴趣的问题(结合课前提出的问题),准备在小组内与大家交流讨论。
三、合作探究,理解感悟:
1.小组互动交流,并分角色朗读。
2.汇报读书收获。(引导学生把自己在读书中解决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与大家交流。)
3.谈感受。你是怎样理解哥伦布离席而去时留下的耐人寻味的话的?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四、朗读品味,扩展延伸:
1.指名分角色朗读。(指导学生读出人物的特点。如达官贵人对哥伦布的藐视、嘲笑、讥讽;哥伦布的礼貌、平静、自信及对达官贵人的蔑视。)
2.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
3.师感言小结:达官贵人面对小小的熟鸡蛋,束手无策,哥伦布却轻而易举地立了起来。虽然这个事情很简单,但正像哥伦布说的那样,“即使是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站在后面指手画脚是无用的,关键在于谁能够最先突破。”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哥伦布那种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在成功面前不骄躁,在讥讽面前不自卑的可贵品格。
4.鼓励学生搜集有关哥伦布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
五、检查识字,补充阅读。
1.卡片出示本课应该认识的生字,多种形式读。
2.做识字游戏。
3.学生阅读《阅读》书中的相应 文章 。
小学四年级语文《哥伦布竖鸡蛋》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人物的对话,感受人物的不同心理和情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片断。
2.理解课文中哥伦布说的“即使是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站在后面指手划脚是无用的,关键在于创先。”这句话的含义。
3.懂得敢于创先、勇于实践,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重点:教学活动始终贯穿朗读训练,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出示课题:19 哥伦布竖立鸡蛋
2、质疑
(1) 哥伦布是谁?(板:哥伦布)
(2) 他怎么竖立鸡蛋?(板:竖立鸡蛋)为什么要竖立鸡蛋?结果如何?
二、 新授
1、学习字词:忌妒(嫉妒)、抹煞、宴会、挑衅(挑选)、磕
2、交流哥伦布的生平(板:发现新大陆)。
3、师:哥伦布是16世纪意大利的探险家和航海家,他曾经历过数次出海航行的失败,后来终于获得了成功,首次横渡大西洋,同时还发现了当时无人知晓的美洲新大陆。这一 事迹 成为历的壮举,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但在当时,一些达官贵人(板:达官贵人)非常嫉妒,他们千方百计抹煞哥伦布的伟大创举。
问:什么叫达官贵人?(上层社会有身份有官职的人)
4、哥伦布怎么竖立鸡蛋呢?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写竖立鸡蛋这件事的几个小节。(5~7)
5、指名读5~7节,思考:哥伦布、达官贵人分别去竖立鸡蛋,结果如何?
板:
6、跟老师配合读读这部分内容:5——7节
再读,想想用什么语气读?
师读旁白,生读语言。
7、你认为竖立鸡蛋简不简单?为什么?
(简单——只要磕破了一点鸡蛋的尖头就可以竖立了。
不简单——关键要想到这个 方法 。)
8、师:是啊!只要想到磕破鸡蛋尖头这个方法,其实人人都能做到竖立鸡蛋这件事,这真是一件简单的事。(板:简单)
板:
9、哥伦布为什么让自己和达官贵人做竖立鸡蛋这样简单的事?默读课文找答案。
10、师:答案在哪里?(1—4节)
11、自读1—4节,完成填空(用自己的话概括)——小组交流
出示: 因为 ,所以哥伦布要和达官贵人做竖立鸡蛋这样简单的事。
12、交流填空。
13、师边述边板:因为哥伦布历经千辛万苦,创先(板:创先)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这一事迹成为了历的壮举,而达官贵人却非常忌妒(板:忌妒),攻击(板:攻击)哥伦布,说这是一件简单的事,连傻子也做得到,所以哥伦布要和达官贵人做竖立鸡蛋这样简单的事。
板:
14、这部分内容也是用对话的形式来写的,自读,体会语气。
指名交流,指名读。
师读旁白,生读语言。
齐读1——7节。
15.达官贵人认为发现新大陆很简单,所以哥伦布就让他们做简单的竖立鸡蛋试验,结果他们做不到。哥伦布为什么要用竖立鸡蛋这个方法来反击达官贵人的攻击呢?(板: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
板:
16、师:做任何事情,即使是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站在后面指手画脚是无用的,关键在于创先。
出示: 即使是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站在后面指手画脚是无用的,关键在于创先。
读好。
17、发现新大陆到底简单不简单?下面来读一段话。
出示: 为了横越大西洋,哥伦布精心筹划了18年。他受尽了别人的嘲笑和奚落,被认为是愚蠢的梦想家。经过无数次的 辩论 和游说,他的真诚和信念感动了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他们给了哥伦布远航的船只。哥伦布终于成功地渡过大西洋,并发现了美洲大陆。
师:简单不简单?
师:想像一下,哥伦布当时碰到的困难和艰辛。
师:所以发现新大陆是不简单的。(板:不简单)
三、 总结
1、一个小小的鸡蛋,让达官贵人哑口无言,也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让我们记住这个道理,再一次读句。
2、齐读第9节。
3、听了哥伦布的话,达官贵人会怎么样?
4、哥伦布善于发现、勇于实践,关键是还敢于创先,所以他能创造奇迹。其实任何一个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发现、去思考、去实践,最终做出不平凡的壮举的。
小学四年级语文《哥伦布竖鸡蛋》 反思
《哥伦布竖立鸡蛋》这篇课文讲述了哥伦布为了驳斥忌妒者对他的挑衅和攻击,巧用竖立鸡蛋的方法证实:即使是最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成功的取得,关键在于创先。
课文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介绍哥伦布的创举和事情的起因。
第二部分(第2-9节):具体叙述哥伦布用竖立鸡蛋的方法驳斥那些忌妒者的攻击的经过。
课文以对话描写为主,人物的情感都在对话中表现:达官贵人的恶意挑衅,哥伦布的冷静和自信。课文最后一节写了哥伦布离席时说的话,道出了他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含义深刻。
一、从课题入手,了解人物
本课的题目提示了课文内容的重点,既揭示了主要人物,又道出了主要事件。哥伦布因驾船航海沿地球转了一圈并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事迹而享誉世界,但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可能对此事了解得并不多。在揭示课题后,组织学生了解哥伦布的生平,对发现新大陆这一历史事件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作简单的介绍,激起学生对人物的敬意。
二、整体感知,学习归纳
归纳概括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阅读教学中的概括,指的是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初读课文后,要求学生用关键词句来提炼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可提供学生一些参考,例如简要的板书、基本的句式。本课教学中,教师板书了文中的主要人物,并帮助学生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板书内容进行概括。这样既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又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三、提出问题,深入学习
墓葬里挖出了春秋时期的鸡蛋,鸡蛋为什么可以留存这么久?
鸡蛋们保存这么久,其实不难理解,首先是鸡蛋自身的问题,
鸡蛋的蛋壳是碳酸钙,抗高温,耐腐蚀,里面有一层膜,抗氧化。其次墓葬条件,条件好的会是对里面进行深入的防腐处理,尽可能是密闭环境。最后那就是运气,没有被盗墓者发掘,没有暴露在地表。
考古专家为什么最害怕在古墓中发现鸡蛋,鸡蛋有神马可怕的?
鸡蛋我们大家都很熟悉,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古代的时候,肉的价格很贵,所以对于寻常百姓家来说,鸡蛋就是最好的补品。但是我们也知道,鸡蛋的存放时间是有限制的,一段时间不吃的话就会坏掉,而考古学家也曾经在考古过程中,发现了几千年前留下来的鸡蛋,结果他们却声称不敢碰,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目前出土的几处鸡蛋,都是2000多年以前的陪葬物。这是因为那个时期我们的祖先信奉鬼神,认为人死之后会魂归地狱或者直升极乐,总之就是换一个地方生活,而为了不让死者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太辛苦,一般都会准备很多陪葬物。
有钱人家准备的陪葬物数量多而且精细,会有活人以及家禽殉葬,除此之外,衣食住行方面更是样样不缺,有些人家甚至会装几罐鸡蛋一起下葬。在那个时候,能把鸡蛋跟随死者下葬的一般都是有钱人家。
因为古代的条件不好,一般人家根本养不了鸡,就算养了,也得指着拿鸡蛋去换一些银钱度日,平日里都不一定舍得吃,更别说将鸡蛋用来陪葬了。所以专家们在古墓中发现鸡蛋的时候既是惊喜又是害怕,这都源于5个字:物以稀为贵。
生鸡蛋的壳很薄,轻轻一碰就碎了,而放在古墓中几千年的鸡蛋更是脆弱不堪。考古是个精细活,平常考古学家们发现什么金银器械都得小心翼翼,像捧着珍宝一样去对待它,然后拿着细软的小刷子一遍一遍的轻轻刷掉上面的泥土。
所以对着鸡蛋他们也同样的小心翼翼。第一次发现鸡蛋的时候,考古学家门用手轻轻碰了一下,结果鸡蛋壳瞬间就碎了;第二次发现鸡蛋的时候,考古学家吸取了教训,小心翼翼的拿出最软最细的毛刷,打算轻轻刷去上面的尘土,但是让人诧异的是,毛刷才刚接触到鸡蛋壳表面,鸡蛋壳便应声而碎。
其实经过几千年的岁月,鸡蛋里面的蛋清和蛋黄早就已经被蒸发掉了,很多都只留下了一个空壳,而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这些蛋壳在地底下埋了太久,有些甚至被浸泡在湿润的土壤中,有些则被坍塌下去的土壤给盖住,所以薄薄的一层蛋壳早已变得脆弱不堪。
很多小伙伴应该听说过,一些恐龙蛋经过时间的洗礼会变成化石,那是因为恐龙蛋的外壳比较厚,而鸡蛋就没有这个条件。不过之前在重庆确实找到过一些内里被许多物质填满的鸡蛋,那个鸡蛋跟石头差不多,但是已经不具备多大的研究价值了。
不过虽然几千年前留下来的蛋壳虽然不好处理,但是也不能随意丢弃,因为它在两千年前是很珍贵的食品,而到现在,它就是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文物,还有很多关于鸡蛋的丧葬文化等着我们发现。
要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发现DNA,说不准还能复原出2000多年前的母鸡模样,这对研究古时候的家禽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以上这些原因,所以专家们现在根本不敢碰鸡蛋,因为技术尚未成熟,这些为数不多的出土鸡蛋价值珍贵,不能轻易损坏。
为何考古专家都不敢碰古墓里的鸡蛋?原因是什么?
实际上,考古专家“碰”古墓里鸡蛋的情况并很多见,近一二十年来,就发生过许多出土古墓鸡蛋的考古事情。
2019年12月,四川广安市文物局工作员在管辖区协兴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进行考古发掘时,便发现了若干枚500年之前的明朝鸡蛋,这种鸡蛋被放到一个陶罐里,被陶罐中的水稻包囊,因此储存得较为完整。
2019年3月,考古专家在江苏溧阳上兴镇一座春秋时期的土墩墓内发觉了一陶器鸡蛋。这种鸡蛋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时间,刚出土时,鸡蛋十分详细,实在是少见。但是,因为时代很久,蛋里的蛋白和蛋黄等化学物质很有可能早就溶解。但相关专家表明,也不排除储存标准好,鸡蛋孔里的成分依然有残余。这罐鸡蛋将被放进恒温恒湿柜中,等候进一步的评定与检验。
1999年6月,山东章丘市洛庄村群众在土丘周边采土时,不经意挖出来了几个铜器,随后汇报了本地文物局。章丘市历史博物馆的专家问讯后快速赶赴当场,经调查科学研究,发现了一座汉朝古墓,至今已有约2000年历史时间,墓中便有储存比较完好无损的鸡蛋。
准确地说,考古专家在古墓中发觉鸡蛋,并不是不敢碰,反而是害怕随便碰。那样,考古专家为什么害怕随便碰呢?有些人说,古时候鸡蛋较为价格昂贵,只需皇室大户人家才可以吃得起,因此,以鸡蛋为随葬品的古墓,必定是皇室大户人家的墓。既然是荣华富贵大户人家的墓,专家看待一切一件随葬品,都是会提心吊胆。
实际上,鸡蛋古时候便是很普通民众的食材,上到王室贵族,放到步衣老百姓,都可以吃,都吃得起,和今日一样。说古人买不起鸡蛋,简直是吃不起茶叶蛋式的嘲笑。古代农民家中大多数会养殖,实际上,这些穷困的家中,不舍得吃鸡蛋,会拿来赚钱,但这决不能证实,鸡蛋是古人消费不起的“奢侈品牌”。
考古专家往往害怕随便碰鸡蛋,缘故非常简单,无非是出土的鸡蛋十分敏感。刚出生下的鸡蛋,略微用劲碰一下,都可能被粉碎,更何况好几百乃至几千年前的鸡蛋?出土的鸡蛋,蛋内化学物质通常都已被溶解,只剩外边一层薄薄的壳。
实际上,除开害怕随便碰鸡蛋,考古学者对一切敏感的珍贵文物,都不敢随便出手,全是十分小心翼翼的。终究,考古专家并不是盗墓者,她们有义务确保珍贵文物的详细,就算这件珍贵文物并非尤其宝贵。
人类大约什么时候开始吃鸡蛋的?
据史前动物学家考证 鸡的祖先是原鸡 原鸡的祖先是鸟类 鸟类的祖先是爬行动物 美国有科学家根据化石推测鸡的祖先可能是肉食恐龙
在约3.1亿年前(恐龙出现在大约2亿多年前),鸡拥有和人同样的祖先 现在的鸡有百分之60的基因是与人类基因完全相同的
在鸟类转化为原鸡的过程中 它们生活在今天印度及中国西南部的森林里 直到先人发现它们 捕猎它们 并以他们的肉蛋为食
中国是人类最早驯化禽类的地方
人类真正完成肉禽蛋禽的驯养应该在3500年前左右 夏商交替的时期
在那之前 鸡还没有被完全的驯化 或者说 人类还没有掌握如何借鸡生蛋的途径
----------------------------------------------
PS:罗马人直到向北突进至今天的德法英等国的地区时才发现了鸡
而美洲大陆则是在1493年哥伦布的第二次航行时才第一次看到了鸡
关于500年前的鸡蛋和500年前的鸡蛋出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