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九寨沟的地震消息一经发出,朋友圈以及新闻媒体都震动了,好多朋友表示当地有震感。我们见多了关于地震危害的报道,甚至有种谈虎色变的感觉,因为历史上有很多次大地震造成的灾难。有些已经遥远,但建国以来比较重大的地震,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带来的伤痛,却是历历在目。
对于地震这种天灾,总是让人措手不及,一舜间也许就阴阳两隔,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边。那么有没有办法来预测地震呢?
公元132年,中国东汉时代的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张衡所处的时期,从公元92年到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发明了候风地动仪。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当时利用这架仪器成功地测报了西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国的重视。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虽然只能记录地震的大致方向,但是比起近代相似原理的地震仪早了1700多年。第一台精确的地震仪,于1880年由英国地理学家约翰·米尔恩在日本发明,他也被誉为“地震仪之父”,今天大部分地震仪仍然按照米尔恩和他助手的发明原理进行设计。
现代地震仪结合了电磁波以及核能测试检测系统的特点,可以快速的发现地震的方向以及震中位置,以便于监测和救援。但对于预测地震,目前科学界都没有确定的方法。
如果地震不能预测,难道只能听天由命吗?显示不是。在科学不发达的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地震是阴阳失衡,违背了天意,所以是上天带来的惩罚。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已经了解地震的形成原因,虽然预测不了地震的发生,但可以加强安全措施来预防,如提高建筑物抗震级别,宣传地震安全知识等等来应对。
日本是一个地震频繁的国家,也形了一套有效的预防地震灾害的经验,如建筑物要抗8级地震,学校居民区发话地震安全手册,建造应急避难所。经常做地震演习,以及家中储备地震所需要的物品。据调查,日本人面对地震就镇定了许多,因为他们平时就做了许多准备。
天灾时有发生,但人类还是在顽强生存。因为灾难虽然带来了惨烈的伤痛,但人类除了可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还可以提高安全防震设施,以最大的减少损害。在个人面前,应对是天灾孤独与脆弱的,但在团体面前,人类有战胜天灾的信心。
逝者已矣,生者坚强!